转载自“中国民族博物馆”公众号
中国民族博物馆“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青年策展人项目”以积极与高校及科研
单位合作为主要途径,以推动博物馆人类学在国内的深入发展为宗旨,积极鼓励青年学子在民族地区开展富有深度的专题性田野调查工作,并参与进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推动民族博物馆展览、研究的创新性发展。该项目将以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成果直接转化为博物馆展览的方式,使博物馆人类学研究理念直接诉诸博物馆社会教育与传播,实现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实践的深度融合。
“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青年策展人项目”是中国民族博物馆持续推进国内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长期规划的组成部分。入选项目将获取5000—10000元的田野调查经费,项目执行人将受邀参加中国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全国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
现将中国民族博物馆2018年“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青年策展人项目”具体内容公布如下:
“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青年策展人项目”
长期以来,民族博物馆由于自身的特色,与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联系致为紧密。人类学的跨文化研究视角、文化整体观以及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成为日常开展收藏、展示与研究等工作的理论依据。
为积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同时鼓励青年学子在民族地区开展富有深度的专题性田野调查工作,参与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建设,同时服务于民族博物馆展览、研究等发展需求,中国民族博物馆计划设立“博物馆人类学研究•青年策展人项目”科研专项。
一
申请资格
• 该项目主要面对高等院校在读并已经通过开题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民族史、社会学或其它相关学科博士候选人或优秀硕士生。
• 获选需开展3个月以上的田野工作。田野调查地点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 田野项目与研究课题需具备转化为专题展览的可行性。
二
田野•策展项目•论坛
• “博物馆人类学•青年策展人项目”每年将通过评审选出10个项目,每个项目根据田野调查时间和具体工作需要,给予工作经费5000(伍仟)-10000(壹万)元。
• 项目入选者需在名单公布后一年内完成田野调查,并根据调查与研究成果向中国民族博物馆提供策展大纲。
• 策展大纲需思路清晰、主题明确、结构完整,体现田野调查研究成果。策展内容需有图片、实物或史料支撑,具备展览所需的必要元素。
• 策展可采取图片、实物、影音或策展者设想的展览形式。所需实物展品,可在策展者书面说明其必要性的情况下,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组织鉴定、征集和收藏。
• 中国民族博物馆将组织“青年策展人项目成果展”,邀请资深策展人与人类学、民族学领域专家学者对策展大纲进行评审,选出3份优秀策展大纲,收入“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展资料库”,并对获奖“青年策展人”予以奖励。
• 中国民族博物馆将邀请优秀青年策展人合作实现展览。布展工作由策展者和中国民族博物馆协商合作完成,费用由中国民族博物馆负责,场地、时间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统一规划。
• 项目入选者在完成田野调查后,将受邀参加中国民族博物馆举办的“全国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
三
项目时间安排与评选程序
• 2018年度申请开放时间为5月1日—6月15日。
• 获选项目名录将于2018年6月30日在中国民族博物馆官方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公布,并通知本人。未获选者恕不另行通知。报名项目将通过匿名评审和评委会评审两个环节产生,评审专家将来自博物馆行业具有策展经验的资深博物馆专家及人类学民族学界资深专家学者。
• 中国民族博物馆与项目负责人在公示后15天内签订任务书。
• 项目入选者须在任务书签订后一年内完成田野工作并提交策展大纲。硕士田野工作时间至少为3个月,博士田野工作时间是9-12个月,并均在立项起12个月内完成;
• 策展大纲将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组织评审委员会,通过匿名评审和评委会评审两个环节产生三名优胜项目。评审委员会遴选具有策展经验的资深博物馆工作者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界资深专家学者组成。
• 策展优胜名单将于2019年7月31日公布。
四
申报材料
• 申请者须填写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个人简历、一封专家推荐信(签字扫描件)用电子邮件一次性发送到:yanjiubu3@sina.com,并请注明“青年策展人项目”。同时用邮政或快递寄送书面材料1份,以备存档与审查。
邮寄地址为: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北路倒座庙1号院3号楼 304室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展览一部 吴洁 收 邮编 100080
联系电话:010-82684383
相关申请表格请在中国民族博物馆官方网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