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学会微信平台以“Slam!”为召集令,号召青年学人培植开放意识,担负先锋角色。鼓励跨界发声,号召创意创新。
Solidarity 团结, Leadership 领导力, Action 行动, Motivation 自我驱动=SLAM
本期贡献人:行李,男,80后,人类学硕士,出版社工作。
工作之余,喜多样性表达学术兼顾放飞自我,例如用田野工作场景改编民谣:
歌词:
让我感到好奇的 是东巴和努尔的牛 让我深深着迷的 是库拉和热带闲愁
利奇特纳读之后
还要去田野走走
虽然小泥屋里
有蟑螂和野狗
进寨走上小竹楼 围坐在火塘四周 喝着主人酿的酒 我忘记聊了多久
在老人讲述的神话里
有族群的历史记忆 田野,就是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他者”的世界走一走 wowo… 文化的阐释要在场域里
慢慢探求
草原上的满洲王侯 湘西姑娘缝的布兜 走到泸沽湖的村口 等着那月上西楼
我有我的田野
带着书本去田野
感受人类学家的情感
感知当地人的情绪
行李的副业还包括,为大家整理书目。例如他在豆瓣上整理了2017年1-3月出版的民族学人类学新书:
列维·斯特劳斯文集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栾曦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布尔迪厄文集
实践理论大纲、世界的苦难、男性统治、自我分析纲要
[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
张祖建 刘晖 高振华 李思宇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田野调查·被遗忘的村落
[日] 宫本常一 著
郑民钦 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1月
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
妮萨
[美] 玛乔丽·肖斯塔克 著
杨志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明德书系·文化译品园
重访妮萨
玛乔丽·肖斯塔克 著
邱金媛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
[德] 艾约博 著
韩巍 译 / 吴秀杰 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甲骨文”LIGHT系列
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
卡尔·波兰尼 著
黄树民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月
“薄荷实验”
喂养中国小皇帝:儿童、食品与社会变迁
景军 主编
钱霖亮 李胜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薄荷实验”
乳房: 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弗洛伦斯·威廉姆斯 著
庄安褀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唐代中国的族群认同
班茂燊 著
耿协峰 译
人民出版社
2017年2月
“田野中国”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
夏循祥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2月
“世说中国”
大月氏:寻找中亚谜一样的民族
[日] 小谷仲男 著
王仲涛 译
商务印书馆
2017年3月
陶云逵历史人类学文选
车里摆夷之生命环
陶云逵 著
杨清媚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3月
近代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朱卫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 3月
阶序人:卡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
[法] 路易·杜蒙 著
王志明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7年4月
何故为敌:族群与宗教冲突论纲
[德] 李峻石 著
吴秀杰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3月
祝大家五四青年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