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会动态 >科学普及
【书讯】 聆听87位民俗学人的声音 |《北冥有鱼》姊妹篇《鹤鸣九皋》新书发布

聆听87位民俗学人的声音 |

《北冥有鱼》姊妹篇《鹤鸣九皋》新书发布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汪曾祺


 

新书发布会

《鹤鸣九皋》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

时间

2017年9月15日(星期五)下午2:30—4:30

地点

由商务印书馆主办,请莅临涵芬楼书店二楼(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36号)

活动介绍

活动名称:《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新书发布暨专家研讨会


福利:现场赠书《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每人限领一本。备有茶水,欢迎各界人士来品茗论道。


出席嘉宾:北冥和鹤鸣的主编外,还特别邀请到几位神秘嘉宾,值得期待!

故事背后的故事

受《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一书的启发,我们继续策划了民俗学人的田野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宋颖和陈进国两位博士欣然应允筹备民俗学的稿件。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公开征稿不到一个月,就收到了海内外民俗学人的150余篇稿件,最终遴选了88篇汇集成这本《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


这本小书的撰稿者都是海内外民俗学界和相关专业的研究者,他们具有专业的科研水平和丰富的田野经验,调查范围覆盖中国境内几乎所有的省份,兼及彝族、满族、蒙古族等22 个少数民族,调查的村子近百个,涉及了民俗学研究的节日和庙会、信仰和仪式、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等民俗风情,在乡村故事、乡村建设、乡村艺术、乡村生活等方面都有体现。“时间感”是民俗学最贴近民生的关键,因此本书按照内容大致分为春、夏、秋、冬四篇。书中那些瞬间的感动、交流与隔阂、温情和忧思,都是这些作者真挚的心声,是知识与经验碰撞而迸出的智慧火花。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研究员在序言中说:“我们民俗学工作者正热切关注着今天在巨变和发展中的中国农村和农民社群,民俗学工作者走进农民社群的生活和心灵当中,也是很了不起的功业。大家的工作和研究,是一种让人钦佩的历史担当和历史贡献。这些人是可爱的,更是可敬的。”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上深受大家喜爱的“老树画画”作者刘树勇先生在知晓这册小书的情况后,欣然为本书配画,使这本书增色很多,令人感动。


正如宋颖博士在后记中所说:“只有将学术知识与大众生活相连接,学者才能在实践当中实现知识的完整循环。这与当年民俗学科的开创者们期冀通过民间的材料来承载学术的理想,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


整合讯息

共享学术

中国民族学学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