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民族学学科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召开
开幕式
论坛开幕式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戴青云主持。开幕式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凌靖波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与会代表参加高层论坛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加强民族学学科建设、进一步推动民族学发展及协同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民族学人”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把握住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国民族学学科做出积极贡献,为推动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凌靖波致辞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作了《“时空压缩”与“路学”研究》的主旨演讲。他从“路学”的研究中,引用“时空压缩”的概念来分析交通便利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后果为例,认为现阶段我们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达,也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生活,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在人类学民族学的学科发展中,我们应该多关注“时空压缩”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专题一会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
主办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岑家梧先生曾主持广东民族学院的早期创建工作。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现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民族学是该校5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是重点建设的博士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