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民族学、人类学学科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学术传承是学术创新的基础。为接续民族所老一辈学者与年轻学者之间的学术传承脉络,搭建青老学者之间的代际交流平台,我们将陆续推出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孟慧英和翁乃群两位研究员来与年轻学者对谈。
时间
2017年11月7日(周二)9:30
地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第三会议室(中央民族大学校内6号办公楼三楼)
嘉宾
孟慧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991.7-1992.8 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和民俗学的研究,在萨满教研究领域著述颇丰。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原始信仰研究》、《西方民俗学史》、《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等。
翁乃群: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罗彻斯特大学人类学博士。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川滇边境纳日人的社会文化开展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领域为家屋、象征、族群认同、全球化与文化再生产等。著有《南昆八村》、《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从象征意义论川滇边境纳日文化中社会性别的结构体系》、《国家语境下的“民族”认同与地方语境下的“族群”认同——以藏彝走廊为例》等。
对谈内容
·萨满教考察的体会
·家屋社会在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人类学如何回应对当前的社会文化现象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田野实践
本次活动先邀请孟慧英和翁乃群两位研究员就自己学术深耕的领域进行概要性的回顾,之后就开放给年轻学者展开提问和讨论,期待大家的参与!
整合讯息 共享学术
中国民族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