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会动态 >学术活动
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暨西北民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民族大学举办

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

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暨西北民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2020年9月19日,中国民族学学会高层论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暨西北民族大学建校七十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民族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九十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论坛开幕式在西北民族大学礼堂学术东厅举行,西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邓光玉及党委副书记、校长郭郁烈同志出席论坛。开幕式由西北民族大学副校长白日霞同志主持。开幕式上,郭郁烈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郭郁烈校长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作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民族工作领域,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面向新时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我们搭建平台,共同研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建设具有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特色的新型智库,这对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西北民族大学郭郁烈校长致辞
郭郁烈校长指出,2020年金秋,西北民族大学迎来了70华诞。悠悠七秩,谢再善、王沂暖、李国香、郝苏民以及一批中青年学人数十载坚持不懈,薪火相传,推动了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我校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学校通过整合学术资源,建立民族学社会学学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了教、学、研、社会服务一体化。在民族工作领域,我们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理论、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状、边疆安全和边疆治理的现代化、宗教中国化问题等主题,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在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民族学学会王延中会长致辞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研究员代表中国民族学学会致辞,对西北民族大学承办此次民族学高层论坛表示感谢,并对西北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致以祝贺。随后,他对中国民族学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新时代民族学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的引导下,积极探索新的理论方向、研究重点和发展空间,推动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的自觉转型;二是民族学学科要走民族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要抓住新时代民族学学科的研究重点和建设重点;三是在新媒体、大数据时代寻求研究方法的融合,探索并运用新的方法推动民族学学科建设,将民族学研究的视野扩展到全球。

线下主会场

在主旨报告阶段,马戎、周大鸣、麻国庆、何明、丁宏、马忠才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华文明共同体的结构与历史演变”“中国民族学与中国学科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多重面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与民族学学科建设”“城市民族工作与城市民族学学科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化拓展”先后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智慧创见。
下午,会议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边疆发展与边疆治理”“生态人类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基层社会治理”“城市民族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六个专题以线上方式进行讨论。
研讨会闭幕式由西北民族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文化教授主持,看本加、杨明洪、郭景福、马海龙、朱军、刘凡六位学者报告了分论坛的发言评议情况,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祁进玉教授作了总结发言。

线下参会专家学者合影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