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术成果 >期刊论文
纳日碧力戈 | 何处是“边疆”:生存交互性的解释

原文刊于《学术月刊》2014年08期

 

 

中国一个富于变化词汇,时代不同、语言不同、需要不同,带来无控歧义”。单从汉文讲,中国是否就是汉国中华是否就是汉族?孙中山想象中华(简称孙中华)不同于毛泽东设计的中华(简称毛中华),孙中华是诸族同化于汉的中华毛中华是诸族区域自治中华如果我们引入少数民族语言,情况就更加复杂

根据民族志记述和现代性理念分析,国民国家并非天然,并不属于人类的原始分类本能萨林斯提出生存交互性(mutuality of being)揭示自然分类本能个人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个人可以被进一步划分,划分到某种物质家族成员、社区邻里、山川草木、万万象,共同拥有这样的物质,因而也互为族亲,唇齿相依。到了现代性占统治的年代,个人成为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社会单位以人为本深入人心,并得到强大司法行政制度的捍卫,成为现代国家想象的基本单位。

中国和俄国是相邻的后发型现代国家,两国之间有相互重叠内亚中亚诸族之地,即拉铁摩尔氏所说的过渡地带,那里有丰厚的萨满遗风,有万物有灵的物质元关联,从象征意义上说,属于游牧文化并立于农耕文化。地天通式的生存交互性定义“边疆则处处是边疆,人人互为边疆,物物互为边疆;从现代性的国家主权和文明中心定义边疆化外是边疆,他者是边疆。

 

何谓中国

汉文看,中国这个词古义中土,是空间方位概念,后来和华夏联系,成为地缘文化概念逐渐同文同种发生联系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甚至更前,中国一词开始具有多族之国的语义,一族之国还是多族之国争论持续不断,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民族一词,仍然保持政治和文化上的模糊性。英文China政治意义上指作为国家的中国,但在语言和文化意义上指汉和汉文化,例如Chinese一词就明汉语。内蒙古蒙古语过去用Hitad兼指汉族和中国近现代换用Dumdad ulus(“中央之国一词专指中国,以Hitad汉族。这里也比较生动地勾勒出孙中华毛中华过渡的历史轨迹,当然也是从帝国向现代国转型的轨迹。中国的定义变化直接影响何处是边疆。“孙中华先以十八省为界,拟将鞑虏逐出界外,令其自谋生路后来改用五族共和战略,把清朝版图全部继承过来,但那些异种异文的少数民族必须要同化于汉族,建立真正的中华民族十八省中国的边疆显然不同于中华民国的边疆。毛中华的战略允许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允许保留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少数民族毕竟在政治上承认了中华民族,更何况少数民族地区宝贝多这样孙中华边疆最初不同于毛中华的边疆,后来就发生了重合。

英语并不反映这样的变化Chinese汉语,China指“汉国造成语义困难和认知混乱国内某些学者也恰恰是这样使用中国一词的。按照这些学者的叙事逻辑少数民族世代生活的家园属于中国领土,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就不属于少数民族个人也有了模糊性,介乎非华之间,按照某文章的说法,少数民族是中国的累赘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唯有汉化可以去累赘化才可以成为真正的中国人这种一族为界为界的种见,已经到了不能不加以认真应对的地步了。萨林斯提出的生存交互性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样的种见中国作民族共生的解释,充分利用比较民族志的优势,解释万物共生、万象交融的中国何以能够带来和睦共生和公平正义。

 

生存交互性:民族志启示

根据萨林斯、斯特劳森、阿兰等人类家的民族志比较研究,在从巴布亚-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到苏格兰许多民族志地区,广泛存在交互性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可以同时是你的孙子、“儿子祖父高祖,等等;我可以可以水,可以是天,也可以是地。因为我所拥有的物质也存在于的身体中,存在于山水天地中,万物共享,万物关联。按照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我的祖父死后入土,他腐烂的尸体成为养料,粮食作为的根须吸收,长出粮食来,供我们这些子孙食用,祖父身体上的物质通过食物,进入到我的身体中,成为我的一部分因此,我是我自己祖父。同饮一江水,同吃一桌饭,同一片土,这些也都可以体现生成交互性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人为什么至今不能完全分餐,不能放弃同吃一锅饭同夹一碗菜的习惯。

人类学家贝特森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万物关联道理有五官肢体,动物也有,甚至树木卵石也有,这可以从对称部位的分布看出,要看出这样的关联,就要从一级关联二级关联元关联,层层递进地观察分析。

生成交互性对我们研究边疆和边疆民族及其关系,具有启示性,可提供另外一种理论视角和实践风格。各个民族、各个族群、各个人群互为边疆,互为环境,共享粒子,共有物质,而现代性带来的国民国家的边疆,只不过是政治博弈政治协商的结果,还有根据其他分类标准划分的其他边疆此外如博厄斯和萨丕尔所说,语言、文化、种族的边界一般不会重叠,语言的边疆、文化的边疆和种族的边疆也不会重叠。同样,这些边疆也往往政治边疆有出入,即同一个国度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种族族群和民族。存在不同的边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这些边疆认为对立起来,让它们水火不容,你死我活。智慧的做法是将它们并置起来,以光光交彻的眼光允许它们共生互补,从中寻找重叠部分,培养社会成员的重叠共识。

 

内亚萨满:生存交互性向不可分个体的过渡

英文“个体一词individual,字母意思是不可分割,即人类个体是最的社会单位,不能再加以划分可分个体”dividual相对可分个体能够被进一步划分可以被划分成粒子或者其他最小物质材料。

作为现代性产物的内亚边疆,底层社会萨满依旧,从祭敖包到走托力,从祭天到祭祖,家神和野神,动物和人,植物和神,万物勾连万象共生。地天通时代,民神杂糅, 人人萨满,各个有肉身。边疆内部,当地民众却并无强烈的边疆感,因为在他们的社会中,处处是边疆,亦即处处无边疆,对于共享物质的万物有灵社群来说,边疆无意义边疆协商活用应景变通的临时产物等到下一次月相变化情况又会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边疆无定边疆无意义。根据民族志比较研究,与地天通对应的是可分个体”(divisible)我们所熟知的个体人并不是一个最终的整体而是可以进一步划分,小到粒子或者某种微小的物质这些粒子或者物质分布于我们的肉身、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万物万象它们让宇宙真正关联起来互为环境,共生互补。这样的大千世界中,社会成员说话做事不是自说自话自行其是,而是关联其他,牵一动万,也许还会产生蝴蝶效应这是一个道法自然的世界。

不过,道法自然的世界在面临现代性冲击的时候,却显得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这是因为道法自然的世界以心物关联,形气神并不分离,交融一体;现代性的世界以市场交换自由竞争为二者并无妥协的余地一个要战胜一个一个要吃掉另一个。拿满族萨满的例子来说,他们在现代性的侵扰下毕竟经历某种转型萨满祖先本无姓氏,直呼其名,朴实无华;后来的萨满都取了汉姓汉名,汉姓汉名伴随着现代性边疆的出现,族谱伴随着个化家族出现。在“可分个体不可分个体之间,内亚萨满社会扮演了过渡社会的角色家庭分化,个人剥离,礼崩乐坏,社会转型。

 

 

回溯地天通:民族新政治的新理念

地天通时代的生存交互性对我们重新思考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旧有民族政治化产生了中国大陆上的56共同体,去政治化的观点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种政治化会制造民族分裂,导致少数民族离心离德。去政治化的结果是文化化不幸的是文化化借助国家工程,要借助运动,同样政治化至少属于传统上的再政治化孙中山的国族思想孙中华相差无几,把民族文化化为宗族或者族群最终融入汉化国族,其本质依然是同文同种或者一族一国去政治化的客观结果必然是失去政治保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休克或者语言文化丧失似乎这样就能带来长久的国家安定。然而丰富的民族志材料及其比较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自然分类并不始于也不依赖现代性的民族国家或者国民国家生存交互性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存在形式,也是全球陷入风险时代之后新古典主义的生态反思。是自然的一部分,本我他者的一部分,他者也是本我的一部分,万物交融,万象共生,共享某种粒子,共有某种物质在这个“关联或者元大同的基础上,如何切分出不同的现代性分类即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就需要培养植根于民间智慧的政治智慧,善用活用政治智慧就能培养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能培养出超越爱国主义的世界主义。

地天通的胸怀使边疆中心的关系变得富有弹性,也让建立在生存交互性之上的政治协商变得有智慧。“边疆是政治产物,尤其是现代性的政治产物,是民族国家或者国民国家的边缘地带而且中国多指少数民族地区。地天通时就能够超越语言、文化、人种、族群、民族的差异,就能够在无知之幕的遮盖下,赤裸裸地互相尊重,承认对方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知道所谓的他者不过是非自然政治建构

民族新政治的新理念就是回溯到无知之幕的地天通时代回溯到人人萨满的时代,这样的回溯绝不是为了复古,绝不是为了兴灭国,继绝世,而是为了找回原初万物共生万象交融的基本材料”,从中获取灵感,激发感愧,全新形势下用这些基本材料重新建构人类社会格局,重新安排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突出政治智慧,推动协商民主,百姓兆民在国民国家的政治边疆内不失尊严,不胁迫放弃自己的语言,不胁迫丧失自己的文化,不失父母之爱不失家园之恋。所谓民族新政治就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加强多语对话,从爱家人、爱家园爱民族上推爱国家,多元共生的生态系中,通过协商寻找重叠共识通过触动自己和他人的心弦弘扬生命美德和爱心神韵,光光交彻,美美与共。向上推,有宇宙向下推,粒子宇宙是包容万物万象的统一体;粒子是充满同质性又能够组合成变化万千之物类和人类的基本材料唯有自我超越,超越旧有的种见,才能推出民族新政治推出民族和睦的新理念。

 

余论心旌摇动边疆想象

佛教传说中有六祖慧能遇僧人争论旗动还是风动的问题,六祖慧能点拨他们说,不是旗动,不是风动,而是你们的心动。当然心动不能脱离旗动风动,即凡事要有形气神的三元勾连,离开风动就没有旗动,离开心动就不能感知旗动和风动,也就无所谓动与不动。同此道理,被中心想象的边疆往往就是心动的结果,当我们实地勘察时就会发现心动毕竟不同于旗动风动,但建立在旗动和风动基础之上的心动却拥有广泛持久的效力何处边疆边疆,是心动的结果不过这还不问题的全部,我们还要回答是什么样的边疆互为边疆边疆,还是你是边疆,我是中心边疆民族志解释边疆不同于现代性解释的边疆民族志解释的边疆人人边疆万物边疆互为边疆因为物质共享意义上说,我们都要服从生存交互性服从互为环境共生互利的大道现代性解释边疆是单纯的市场竞争原则或者说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支配的边疆,只有破坏、消灭、同化,没有建设、创新、共生。人类生存的长远利益出发,我们需要调整心态,创新理念,让紊乱的心动变得有神韵、有节奏,真正成为旗动风动背后的心动,而不是毫无对象的心乱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固然要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但是,研究不能建立在动物法则之上,也不能让市场经济统辖一切更不能把同化作为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法宝。交互性起点,以同情关爱为入口,以公平正义为手段,以伦理美德为精神建设民族新政治,发展民族生态新理念,进而以政治协商、族际礼让重新定位民族关系,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衍彼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学习他人文化换来自己文化的弘扬,以美人之美,换来各美其美,最终达到美美交融的和而不同的生态世界。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