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为推进中国影视人类学学科建设与跨学科实践,进一步加强学术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和东华大学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新时代·新视野·新影像”的第13届影视人类学分会学术年会于2023年11月18-19日在上海东华大学召开。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和领导有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赵卫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荣书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以及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副校长阎林平等。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蔡华教授、鲍江研究员、王海飞教授、朱靖江教授出席会议。
刘承功书记对影视人类学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表示祝贺,并指出近年来学校着力探索艺术设计和人文学科融合发展,今后将继续发挥设计、艺术、服饰、人文、传播等学科特色优势,积极拓展推动相关新兴学科方向的研究合作与数字创新,深化加强同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战略合作,全面落实与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战略合作协议,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赵天晓书记在题为“影视人类学的新时代新使命”的致辞中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新的文化使命。影视人类学通过影像叙事彰显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传播的及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和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创作出更多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有影响力的影视人类学作品,更好回应时代对文化建设的要求,就是影视人类学的时代使命。
会议期间每天同步举办学术论坛,“影视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影视人类学的新视野”,学术和学生单元影片同时展映,特邀展映的影片为刘湘晨导演的《一直看着你来的路口》、庞涛研究员的《察隅叙事》、吴晓丹导演的《一个人的剧团》、赵倩导演的《师爷》。年会专门开辟了“纪念影视人类学卓越前辈——追思杨光海、胡台丽、李松、陈景源先生”的专场活动。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学院教师、影视人类学分会常务理事陈坚基于田野工作三十年的积累,进一步专注“服饰人类学”的学科研究方向,他表示,将进一步聚合各方人才,促进影视人类学分会与东华大学和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合作,开展服饰人类学影像志的研究和制作。
经过12位评委的评审,本次年会学术成果推优活动评出的作品如下:
学术单元优秀影片10部:
作者 影片
郭玥涵 《小新》
谭乐水 《巴卡老寨系列》5集
刘关明 《春去冬来》
贾正华 《一个人的绿洲》
富晓星 《余生无余之沈叔》
黄钰晴 《夜班老师》
程俏俏 《茶以敬天地——安溪茶人生活史》
鬼叔中 《摆五方》
徐何珊、李功 《阿嫫腰白》
李涛、潘璠
巴胜超 张磊 《漫长的舞步》
社会关注特别单元优秀影片:
编导(作者) 影片
王宁彤 《大地之子》
王乃真 《战后遗华日本女性考》
吴琦 《天时戊戌志》
黄孝邦及乌英村民 《我们的家园——乌英苗寨》
吴效群 《豫东黄泛区社会变迁影像志》
学生单元优秀影片15部:
作者(编导) 影片
华于骏 《花好月圆》
黄豆 《我是贝侬》
张盼伟 《阿男》
熊红艳、陈星宇 《团山村落影像志》
王志华、谢昱希
马琴凤、孙雯滢
王佳鑫、谢思
胡博韬 《十里傩庙》
徐蒙 《回家的夏天》
张诗尧 《白岩》
宋佳怡 《最后的杀生》
肖欣言、周彬、夏豪 《布拖女足》
骆志伟、李仁杰 《扒昔加》
张菀芸 《咪侬》
刘晓慧 《娜荷芽的婚礼》
陆奕峰、郑宇 《马吉家的尼木措毕》
徐在、王思思、周培勤 《我们这种合唱团》
程鑫 《祠别车陂》
优秀论文10篇:
作者 论文
富晓星、郭春宁 《动画纪录:当代人类学的一种表征实验》
邓启耀 《互为镜像的“旅人”之梦》
张之琨 《后现代景观、数字秩序与身体政治: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后人类想象》
张华、李泽欣 《论哈佛感官民族志实验室纪录片的“身体”在场与沉浸“想象”》
程俏俏 《音乐影像志的历史、类型及其应用意义》
黄钰晴 《跨越感知壁垒:民族志电影唱词字幕翻译的实践与反思》
周彰辉 《童“画”世界筑梦师——赤羽末吉<苏和的白马>日语绘本创作与接受研究》
郭春宁、吴立格 《合作民族志中的符号重构:“深描”作为文化样本的<汉声-蜡染>》
朱靖江 《摄影机与留声机:蜡筒时代的人类学音乐影像志考略》
王海飞 《西北民族志影像史略》
优秀专著3部:
作者 著作
邓启耀 《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朱靖江 《故乡回望苍茫——中国影像民族志史论》
范久辉 《喜马拉雅深处——陈塘夏尔巴的生活与仪式》